解读清明上河图原文及译文

新闻资讯 admin 2024-04-27 15:18 7 0

  说起张择端解读清明上河图原文的《清明上河图》,这件北宋传世精品,其磅礴的画势,喧闹的车马,详细的人态,都给解读清明上河图原文了后代一个最直观的汴京繁华景象。它和《东京梦华录》一起,成为研究北宋社会最具价值的两样资料。

  但是在这卷长达528.7公分的画卷里,熙熙攘攘的闹市中,一座木拱结构的飞桥连接着汴水两岸,桥上商铺林立,车马络绎不绝,俨然成为了整幅画的画眼。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从画中看出这个“画眼”的下笔之多,人物之众,繁华复杂都是张择端精心设计中的精心,于是一个疑问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为什么呢?偏偏是这样一座桥是画眼?张择端到底想要用这座桥表达什么?这座桥与汴京城的意义又在哪里?与整个北宋,甚至我国古桥梁建筑史又重要到怎样的一个地位?

  在宋代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河道》中有这么一段话,“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三十。从东水门外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雘,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这座宛如彩虹般横跨汴水两岸的木拱飞桥正是《东京梦华录》中所言的虹桥。

  当然咯,它出现在汴水之上可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和所有人都知道《清明上河图》体现了北宋时期我国发达的城市经济,以及繁华的社会景象之外,还体现了那个时期北宋工匠们高超的造桥技术。

  正如原画中所示,搭建一架木拱虹桥,从择址、定位、选料、开工、建造到完工,无数繁琐的工序全凭工匠的眼力和经验判断。在那个没有精密量尺和结构力学理论做后盾的年代里,这么多木材的钻孔,木榫的衔接,整座桥的一个弧度,都必须有着严格的精度控制,不然一丝的摇晃都有可能影响到整座虹桥的实用质量和寿命。

  众所周知,汴水从隋代开始就是江南漕运到北方的重要河道,北宋随着贸易经济发达,流经的船只大幅增加,这样一来,河上的平桥就成了阻碍船只顺利通行的障碍。直到山东青州牢城的一个离职小卒建造了北宋时期第一座名义上的“虹桥”,这才引起了人们注意。据记载,青州城西南山区有一条河,每年六七月多雨之季便会河水暴涨冲毁平桥,于是他带人“累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至今五十载,桥不复坏。”(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然而,汴河之上的繁华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金兵南下,“二王北狩”,宋室被迫南迁。似乎有意识要和这种时代变局呼应,名噪一时的“虹桥”技术,也几近失传。道理也很简单,金人占据北方后,南北经济往来被迫中断,作为交通大动脉的汴河自然也失去了原先的作用,几近干涸。毛之不存皮将焉附,汴河的干涸,势必导致造桥技术的衰微。后世的人辗转寻遍中国大江南北,再也没有找到过相似的“虹桥”。

  汴河虹桥因北宋兴而兴,我们可以想象其建造之时的整个汴京城盛景,没有北宋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技术支撑,又怎能建造出如此一座载入史册的伟大桥梁;接着它又因《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盛世而展现其美丽的身姿于世人眼前,这是我们得以从画卷中一睹风采的关键;最后,它因北宋亡而亡,无数虹桥随着北宋的灭亡逐渐在汴河之上消逝近千年。

  这就是隐藏在《清明上河图》中的另外两幅图。

  直到1980年10月,《中国古桥技术史》编写组的专家在浙闽山区又找到了失传的“虹桥”技术,不过,经过千年传承,“虹桥”技术已得到改进,以浙闽山区的“蜈蚣桥”为例,飞木从岸边斜挑而出,桥上多以瓦片压顶,形成遮风避雨的廊桥。

  不过,之所以我们的专家在没有找到浙闽山区的那些“蜈蚣桥”之前一度认为虹桥的技艺已经失传,除了与建造虹桥的难度比较大以外即使对当时的北宋而言具备这等技艺的工匠也是凤毛麟角,还有一个比较啼笑皆非却合情合理的理由,就是我国古代拥有这项顶尖建筑技术的师父和徒弟间不得不提的一些习俗。正如谚语“教会徒弟,师父饿死”所要说明的一样,古代的工匠们对于这种技术一般都是父传子,且不传女。偶尔带个小侄子什么的,也是天天提防着,对于各种技术要点也不会详说,更加别说留下图纸了,反正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还得好茶好水,脏活累活伺候着,这种方式极易导致类似的高级技艺在传承过程中因为天灾人祸而逐渐消亡,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