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

公司简介 admin 2024-02-27 09:18 14 0

  齐鲁网潍坊6月21日讯在临朐县柳山镇城头村清明上河图高潮,一幅用烙铁烙出清明上河图高潮的《清明上河图》,让远近清明上河图高潮的村民交口称赞。

  近日,在柳山镇城头村村民张子彬的家里,慕名赶来的四里八乡村民对眼前的这五幅2米长、半米宽的《清明上河图》,啧啧称叹,整幅烫画作品色泽呈深浅不一的褐色,朴素典雅,别具一格,形象生动,人物栩栩如生,这门“火与纸”的艺术吸引了很多村民上门欣赏,也有村民用手机拍下来。这幅烙画的作者就是今年58岁的张子彬,在家种过二十多年的蔬菜大棚,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小没有任何绘画功底,说起跟烙画的缘分,还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身为老木匠的岳父说起。张子彬说:“1985年转业回家,我和对象就定下了,我岳父那时候给韩国弄着小提琴模子,需要烙画来送人,忙不过来就找我去帮忙,从那时候开始的。”

  从此喜欢上烙画的张子彬除了隔三差五的帮忙以外,还时常自己摸索和领悟人物和鸟兽等画的立体感烙法,渐渐的,清明上河图高潮他的烙法越老越纯熟,栩栩如生的四大美女像仅用一周就能全部完成。去年,没想到跟一个朋友的一句玩笑话,从此开始了他这次艰难的烙画之路。张子彬说:“她(朋友)说你烙了这人物你还能烙什么?我说是《清明上河图》我也能烙,她说你不是吹,我说肯定能烙,那么一句玩笑的事。”

  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清明上河图》是啥?自己还真没好好看过,就这么让自己的嘴秃噜了,但也就在此时他也打定主意,秤砣落井——硬到底!

  张子彬说:“说了那句大话,回来以后别让人家看不起,说咱光说大话,决心横下心来来家烙。”

  回家后,张子彬光查资料就查了近俩月,他决定将原画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尺寸扩大一倍,采用10米长、0.5米宽,每两米一副共五副来完成,为此还专门跟厂家定制了三毫米厚的卡纸,信心满满的他在做第一副画时因为线条青储,上色都不错,感觉很简单,但没想到进行到第一幅画的一半时就打起了退堂鼓。村民张子彬说:“差一点就半途而废,撂下不干了,因为就觉着确实就干不了,因为它篇幅太大太繁琐越上后就是一张比一张难画到这里,上后一看乱七八糟的,怎么下手弄,光没愁得哭当时。”

  开弓没有回头箭,硬下心来的张子彬尝试着去完成,但真正去烙的时候,张子彬感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村民张子彬说:“因为上头那些线,不像工笔画一样线是线条是条,看的清清楚楚的,这里面全是模模糊糊的你看这些船,上头根本就看不清,有些东西我是省略了去,按照自己的线条给组合了,本身的船比这个还繁琐,上头很不清楚,直接就看不清楚。”

  边烙边摸索,张子彬越烙越起劲,为了烙出不同人物、建筑的不同形态, 100、75、50,35等四种不同型号、功率的烙铁用坏了7个,而且常常顾不上吃饭睡觉。

  村民张子彬说:“这么一块就得一个小时,一做就是六个小时,时间太长以后它就烧了328费了那劲了,因为电不是很足,不是你想烙什么样就什么样,你想一笔下来,但是它还不热,得几次再慢再慢,早晚得烙到那个程度才能挪开,有时候一个小时烙俩小人了不得了。”

  八百多个人物,废寝忘食耗时一年,《清明上河图》终于创作完成,张子彬感觉就像自己从梦中醒来。村民张子彬说:“权当是做梦一样,就是那一句话执着气,怕人家瞧不起咱说咱说大话,为了那一句话就是,完成了以后有一种成就感。”

  舒了一口气的张子彬说《清明上河图》表现在纸板上这么大的篇幅,在潍坊市乃至山东省还是第一次,下一步还要作品多化,把这门“火与纸”的艺术传承下去。村民张子彬说:“不能荒废了咱手里,要一代代的传下去。”

  [责任编辑:杨凡、xingxiaowen]

  作者:马世国 郑承波

评论区